泸州市民政局关于对市九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S09030039号建议答复的函
邹冰代表:
非常感谢您对民政工作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解决高龄津贴发放容错机制的建议》已收悉。经会商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审计局,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
根据《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实施细则》(泸委办文〔2023〕4号)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市局分管负责同志及时推动,迅速组织责任科室与相关协办单位专题研究。4月9日,我局专门发了关于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协办函就相关办理意见征求了公安、人社、卫健、审计,为政策办理找到了政策支撑和工作支持。
二、关于建议办理的回复
我们非常赞同您提出的3条建议,也非常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包容。实事求是讲,发放高龄津贴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其本质是有效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优秀传统,及时让符合条件的老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钱虽不多,但意义重大。截至目前,全市有15万人享受了高龄津贴。正如您所说,由于基层力量薄弱,涉及对象众多,动态调整频繁,在发放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要弥补短板和不足,除了进一步夯实基层“大脚板”力量外,更需要“大数据”支撑和长效机制的保障。鉴于此,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初步搭建了信息核查平台。为进一步实现“政策找人”,做到应享尽享、应退尽退,区县民政定期联系公安、人社、卫健和审计等部门,建立了动态监测和数据共享机制,着力提高资金发放精准度。前期,市民政局联合市公安局,再次比对全市80周岁以上老年人户籍信息与高龄津贴发放名单,新增“应享尽享”人员7873人,对不符合条件的376名“应退尽退”人员进行清退停发,退回1.3052万元。在此基础上我们打通了六个动态核查渠道:一是泸州市政务信息共享网站,核验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是否一致、人员注销死亡核查,每日可以查询5000条数据;二是定期通过公安局数据比对核实;三是通过卫健管理的死因监测信息系统上收集的死亡人员名单的数据进行比对核查;四是同人社部门建立了退休人员的生存状态数据共享机制;五是通过民政部门的火化数据进行核查;六是各乡镇街道对辖区内的发放对象的生存状态和户籍信息等定期进行线下核查,做到不漏发、不重发、不错发。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对比核查动态把控,切实把好事办好,确保高龄津贴发放到位。
二是提出了优化核查方案。目前,高龄津贴发放流程是四川省高龄津贴管理系统中录入数据,再逐级推送至一卡通系统。收到建议后,市民政局召集区县民政高龄津贴经办人员对高龄津贴两个系统的操作流程进行了讨论梳理,反复研究下放一卡通推送反馈权限,联合市人社局会商需要优化权限流程,并将变更需求与一卡通后台技术老师进行了沟通。目前,我局正在按市财政局《关于调整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项目及完善运行机制的通知》(泸市财社〔2023〕77 号)相关流程提交变更事项,此项变更需要重新搭建系统部分框架、耗时较长,技术方正抓紧制定变更方案。
三是鲜明了容错纠错工作导向。针对高龄津贴发放中存在的特殊情况,我局积极会商纪委、监委、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保护作风正派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工作。
三、关于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切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通过采取务实措施,进一步推动高龄津贴信息核查、审核权限下放等工作走深走实。
请您继续关心关注养老工作!
泸州市民政局
2024年6月12日
温馨提示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