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的位置: 首页 >互动交流>政协提案和答复>详细内容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市政协第九届二次会议第77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3-09-20 16:45:53 浏览次数: 【字体: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市政协第九届二次会议第77号提案答复的函 

匡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建议》(第77号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推动,将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作纳入2023年全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意见,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高位推动。该提案与我局谋划推动的工作高度契合。经与市委编办、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同研究,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专班实体化运行。截至目前,全市126个乡镇(街道)中46个单独设置了应急办,专职从事应急管理工作;另外80个乡镇(街道)未单独设置应急办,通过整合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职责,统筹设立应急办,实现应急管理专班实体化运行全覆盖。建立村(社区)应急领导机构,明确“宣传、检查、劝导、报告、救援”等5项工作职责,有效解决基层应急管理机构、人员、职责“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强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指导基层组建“一主两辅”基层应急队伍并授旗,建成区域中心乡镇(街道)消防救援站33个1015人、乡镇(街道)应急队126支5181人、村(社区)应急分队1484支14840人。全面建成以乡镇(街道)中心专职消防队为主,区域内各乡镇(街道)应急队、村(社区)应急分队和企业、社会团体等应急救援力量互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三)加强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印发《泸州市市级前置救灾物资管理规定(试行)》,有力提升应对重大灾害救灾物资保障能力,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及时得到有效救助;全市建成物资储备库247个(市级部门标准和小型库房36个,区县级85个,乡镇级126个)。目前市级应急物资前置区县0.84万件,县级应急物资前置乡镇3.29万件。

(四)强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印发《关于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和建设的通知》,统筹发展改革、教育、民政、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明确各方职责,不断规范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将广场、公园、景区等公共区域建设与避难场所同步规划建设。截至2023年7月,指导各区县、乡镇(街道)利用广场、绿地、公园、体育场馆、学校等场地,因地制宜推动镇村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成乡镇(街道)应急避难点1079处,可临时安置救助约200万人,确保在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时,能够更有力保障市民的应急避难需求。

(五)强化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全市37个乡镇级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指导乡镇片区将应急指挥、协调联动、应急队伍装备和救援物资储备等工作认真编入专项规划内容。目前,专项规划涉及的应急重点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六)积极开展工作试点。在全市范围内选取江阳区黄舣镇、泸县云龙镇、古蔺县马斯苗族乡作为首批基层应急能力提升示范点,由我局给予直接支持和指导,打造基层应急能力提升样板,为全市乡镇提供可复制经验。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部分问题短板,不能适应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需要。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全力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一)全面优化机构设置。推动全市乡镇(街道)优化机构设置,提升应急办统筹协调、调度指挥水平,统筹各办所共同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工作,不断构建基层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提升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合力。

(二)切实配齐配强力量。在人员配置方面,推动各乡镇(街道)根据安全监管、应急管理工作任务实际需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配强应急管理人员,优先选拔懂安全、会应急的干部从事应急管理工作。在能力提升方面,分层分级开展基层应急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大练兵、大培训、大比武,不断提升应急管理干部能力素质,原则上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学习培训。同时,将应急管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应急水平。

(三)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在队伍建设方面,结合基层应急救援实际需求,在重点乡镇增设乡镇中心消防站,在一般乡镇建设微型消防站,缩短救援半径,同时依托中心消防站建大建强镇村半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力量统筹整合和联训联建,形成“一主多辅”格局,建成“半小时”应急救援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农业、林竹、交通、水利、自然资源等资金项目统筹,加快补齐重点区域应急道路、隔离带、森林灭火取水点等基础设施短板。在物资装备配备方面,指导支持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制定个性化应急装备物资储备清单,加强乡镇级消防站点综合保障,加大轻量化和简便易携易用动力装备配备(例如小型水泵等),提高灾情先期控制处置能力。

(四)加强科技信息化运用。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按照“市级主建、县乡主用”的原则,加快建设市、县、乡一体贯通的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大力实施基层应急管理信息化补短板三年行动,每年确定一定数量乡镇(街道)给予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奖补,力争到2025年实现乡镇(街道)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规范化建设全覆盖,打通科技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在应急通信保障方面,推动通信运营公司在南部山区重点区域加强信号基站补充建设,在重点乡镇加强卫星电话等应急通信装备配备。在灾害监测预警方面,针对当前尚未覆盖监测的中小河流、山沟峡谷、邻市邻省等区域,推动有关部门单位补充建设气象、水文监测站点和感知设备。

(五)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一是明确标准体系,围绕机构怎样建、人员怎样配、信息化怎样推、体系怎样理顺,制定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标准化指南,指导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展对标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乡镇(街道)全面达到建设标准。二是开展示范引领,在各区县继续选取基础好的乡镇(街道)开展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示范引领,为全市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探索新路、树立标杆。三是强化经验总结推广,通过组织现场会等方式,总结推广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经验做法,全面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感谢您对应急管理事业的关心支持,我局将在您的监督和帮助下,大力推动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夯实应急管理体系高效运作的基础单元,切实以高水平安全护航我市高质量发展。

特此答复。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8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温馨提示

请先点击”统一用户登录“进行用户认证登录,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
统一用户登录 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