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学践一体 多维度协同!泸州市打造学校法治教育“泸州样板”
11月27日至12月2日,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举行。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学生段宛昕、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学生姜皓月随省队荣获素养竞赛总冠军,刷新了四川省历史最好成绩。
泸师附小城西学校学生开展宪法晨读活动。
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23年秋季开学“法律进学校”活动。
连续四年,全市共选拔24名中小学生参加“学宪法讲宪法”四川省决赛,8人获得冠军,冠亚季军占比62.5%,累计7人进入四川代表队站上教育部总决赛舞台并获得佳绩,占四川代表队中小学段总名额的30%。2022年,泸州高中学生彭红稀演讲作品被选为国家宪法日全国教育系统“宪法晨读”高中组唯一展演作品。
近年来,市教育和体育局紧抓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推动学生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着力培养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市教育体育局在2022年被省委、省政府评选为2016-2020年全省普法先进单位。
取得这样的成绩,绝非偶然。
以赛促学
下好宪法宣传“先手棋”
12月2日,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六年级一班学生何玥畦在国旗下,带领全校师生齐声开展宪法晨读。
“学校每年举办的‘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师生都全员参与。”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党支部书记王位敏告诉记者,学校承办了2023年“泸州市龙马潭区万人诵读宪法”启动仪式、泸州市2024年学宪法等活动,组织师生参与“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活动、素养竞赛,获得国家级、省市区级奖项。
“刚开始准备比赛时,我对‘宪法’这个词还有些陌生,准备资料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让我觉得枯燥。”刚在全国总决赛获得总冠军的段宛昕说。
为了能更高效地打好宪法知识基础,段宛昕在课余时间向老师请教、观看相关法治节目,备赛期间向初中、高中、高校组别的选手们学习,快速系统地掌握了宪法相关知识。
而在法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发现和培养具有法治特长的学生,是泸州高中每年都有学生登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和省级比赛舞台的“秘诀”。
“我们通过课堂表现观察、法治知识测试、演讲与辩论能力评估等多个环节,精准选拔出对法治有兴趣,且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专项辅导。”泸州高中德育科副主任龙小海说,学校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为依法治校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自2016年起,泸州市开展了各类学宪法活动及赛事,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宪法卫士”行动计划,举办“宪法伴我们成长”合唱比赛,举办“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和素养竞赛,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等方式,深入宣传宪法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加深全市60余万中小学生对宪法的理解。
多元教学
筑牢学校法治“主阵地”
“请旁听人员安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今年4月12日,合江县马街中学“模拟法庭”活动中,由学生扮演的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陪审员“沉浸式”参与庭审,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
“我们经常安排学生观看《今日说法》中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案例,让学生明白法治知识在生活的重要性,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县司法局副局长为法治副校长,为师生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律咨询等。”合江县马街中学副校长丁政梁说道。
同时,马街中学还定期开展法治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到法院参观学习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增强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其中,学生徐誉婷在全省第八届“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中荣获四川省一等奖。
同样,泸州老窖天府中学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宪法小卫士”学习,举办“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先后制定普法规划,定期邀请法治专业人士开展法治讲座。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德育科主任张东贵说,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公众号、普法阵地、法治图书角等多种渠道开展普法宣传。
“学校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开展了各项法治教育。”泸州师范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梁祖秀说,学校利用教师例会对教师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利用红领巾广播、朝会、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法治宣传,利用师生共演、讲演结合、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助力学校品牌深化,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泸州师范附属小学城西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维兵表示,学校利用多媒体显示屏、广播、墙报、宣传栏,营造浓厚的学法守法氛围,学校还结合“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少先队活动,结合中小学安全教育月,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进校园”宣传资料展等,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叔叔、阿姨,您知道今年新修订的宪法对义务教育作了哪些修改吗?”“爷爷、奶奶,《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我来给您讲讲具体内容……”今年暑假的泸县街头,有一群小小法治宣传员,忙碌在广场、小区、超市、菜市,向过往的行人派发普法宣传单。
作为以“礼”为办学特色的泸县城北小学校,将“六礼”作为育人目标,旨在培养有礼少年,即心有德之浸润、行有法之约束。学校设有“法治晨读会”,利用晨读时间,组织学生每天背诵1条法治小知识。开展路队诵读活动,熟记法律知识,每天放学进行路队背诵展示,一年中“学法小达人”能熟记30多条法律知识。
根据青少年成长特点,泸县将青少年普法分为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初中段、高中段四个普法年龄段,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形成了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核心,以实践、体验、参与为主要形式的普法教育体系。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市教育和体育局的统一部署,结合“一月一主题”普法清单,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宣传与广大师生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入队入团仪式、成人仪式、班团会等活动中,融入法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通过开展分学段的法律知识竞赛、巡讲、辩论会、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法的积极性;通过法治广播、法治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角)、法治长廊等,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将法治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多渠道抓好广大师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部门协同
丰富法治实践“资源库”
江阳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区委政法委先后聘请了市、区级公检法司相关部门99名同志担任了全区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园)长、法治辅导员,配备率达100%。法治副校(园)长结合世界环境日、六一儿童节等重要节点以案说法,积极参与学校的法治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
“泸县各学校建立了《道德与法治》专职教师队伍,建立了‘小小普法员’队伍,依托政法部门建立了法治副校长队伍,依托关工委建立了‘关心下一代’普法队伍。”泸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县教育体育部门将联合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组织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法治歌曲合唱、法治宣传视频评选等法治竞赛活动,提升青少年普法工作实效。
12月5日,古蔺县彰德学校邀请了金兰花普法志愿服务队,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向学生普及了防范校园欺凌、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等相关知识。
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联合依法治县办、司法局,共享课堂资源,采用线下+线上的方式,联合县检察院打造“纳爱·纽扣”课堂,依托“5G+”共享课堂网络资源,连接全县中小学校,实现法治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
泸州高中附属学校每学年召开教代会,严格执行招生、考试、收费等关键环节的管理规定,确保各项工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我校规章制度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泸州高中附属学校副校长付彬说,学校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创新法治教育形式,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学校,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学校法治副校长,为学校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保障。
市教育和体育局每年秋期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印发年度“法律进学校”工作方案,为全市400余所中小学校全覆盖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通过开展法治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参与安全管理、指导依法治理、实施或指导实施教育惩戒等,助力学校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校法治建设力量。
市教育和体育局政策法规科副科长孙洪梅说:“我们历来重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从学生抓起,从学生突破,着力突出宪法教育的核心地位,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把握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注重法治教育的实践性、参与性、生动性,密切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等部门的合作,扎实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在教育系统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着力培养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张瑞波 记者 刘墨
温馨提示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