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今日泸州>详细内容

泸州“春风行动”迭代升级 打造就业服务新生态

来源:泸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3-14 10:45:51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新年伊始,泸州市以“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构建“需求侧+供给侧+服务侧”三维服务体系,累计开展招聘活动176场,促成就业意向1.5万人次,“招工难”与“就业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月7日,泸州市2025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专场招聘会举行(市就业局供图)

需求侧

实时服务纾解用工难题

“通过泸州市各类招聘活动,公司2月入职员工30余人,顺利完成招聘计划。”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介绍。

参加了泸州市2025年“春风行动”产业园区专场招聘会后,泸州禾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杜雪圆也有了乐观估计:“从正月初六(2月3日)以来,公司就开始招聘人才,用工缺口从1000多人到目前只有100多人,这次招聘会过后,预计能补足缺口。”

用人单位的获得感,折射出就业服务新机制的成效。

“工作不好找”与“工人不好招”,曾经是就业市场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因素。正如一位企业负责人感叹的那样——年轻人对工作环境和就业条件的要求逐步提高,愿意走进车间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一些高端人才对工作环境、发展机遇与生活品质要求较高,企业却受成本、规模等限制,供需差异大,招聘时双方难以达成一致。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泸州市人社部门创新建立“双链式”用工管理机制,建立151家重点企业“用工监测哨点”,由人社专员定期摸底调查,实时归集了2134个岗位需求,为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豪能传动、中电子等重点企业定制“一企一策”用工解决方案,这种动态监测与精准匹配的模式,让企业与求职者实现高效对接。

“我们通过政府搭台的招聘会,既节省了成本,又提升了招聘效率。”泸州建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刘燃表示,市区两级组织的多场招聘会帮助企业解决了销售、机修等多个岗位的用工缺口。数据显示,通过“双链式”用工管理机制,重点企业缺工率同比下降56%。

供给侧

链式服务提升就业质量

泸州市以“全周期就业服务链”为核心理念,通过技能培训、服务保障、创业扶持三维联动,创新打造出就业服务立方体。

技能提升是这个立方体的关键一面。通过提升职业技能实现就业,宝妈孙旭是受益者。通过培训,孙旭取得初级互联网营销师全国认证证书,并在培训学校举办的现场就业推荐招聘会上,被一家专业从事女装的电商公司录用。如今,原本只是在家带娃的她月收入过万,实现了家庭与工作的平衡。当然,孙旭只是“需求+培训+就业”服务体系的众多受益者中的一员。春节后,全市已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68人次,开展训后就业服务90人次,推荐就业岗位500余个次。

同时,春节期间全市还开展“点对点”免费输送服务,实现“家门口”到“厂门口”的无缝衔接,切实解决务工人员“出行难”问题。春风行动期间,全市累计开通广东、福建、浙江等务工集中地区的返乡返岗专线28条,70.21万名农民工顺利返岗。

更有直通车“探岗团”让求职者与用工方实现“实景”交流。来自东升街道的张先生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春节后想在本地找一份能照顾家庭的工作,泸州市“入企探岗”等系列招聘活动给了他惊喜,已经和2家企业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李女士更是通过合江县零工市场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合江县零工市场2月24日举办的“家门口就业”专场招聘会上,市场需求量大的纽扣制品、手工钩织、家居饰品等岗位也被纳入现场招聘,设置“灵活就业服务专区”,同时采取“送岗下乡”等方式,通过“订单前置+招聘现场培训+居家生产+增收变现”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助力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服务侧

政策赋能激发市场活力

“招工补贴政策让企业更具竞争力。”李强算了一笔账:企业享受阶段性减缴失业保险费、招工成本补贴等政策红利后,不仅稳定了现有团队,还加速了技术升级。

泸州中酿酒业有限公司人资部门负责人朱举荣也坦言,政策红利确实减轻了企业的压力。

泸州市构建的“就业政策区块链”,实现失业保险费减免、扩岗补助等政策“智能匹配、免申即享”。2024年以来,阶段性减缴失业保险费2.92亿元,惠及用人单位2.24万户;累计落实社保补贴、招工成本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各类就业创业政策资金1.92亿元;落实失业保险金、代缴医疗保险费等失业保险政策资金2.99亿元,用于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促进个人就业创业,对脱贫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等各类重点群体托底帮扶。

这种政策红利与服务创新的叠加效应,正在重塑就业市场生态。正如刘燃所言:“政府搭台的招聘会不仅解决了用工问题,更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记者从泸州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获悉,接下来,全市就业系统将持续紧扣“送政策、优服务、促发展”主线,推动就业创业政策精准落地,深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推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为产业链重点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用工保障。

记者 周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温馨提示

请先点击”统一用户登录“进行用户认证登录,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
统一用户登录 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