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今日泸州>详细内容

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直播间”开讲 首场访谈解析企业用工稳工政策

来源:泸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4-14 11:20:4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月起,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直播间”访谈拉开帷幕。该直播间由泸州市发改委、泸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泸州市融媒体中心联手打造。访谈将通过解读式访谈、对话企业代表等方式,解读各类惠企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首场访谈聚焦我市企业用工稳工需求,邀请到了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邹家燕,泸州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余水,泸州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陈智坚,对人才招引、就业用工、社会保险等方面政策进行解读,为企业发展送上“及时雨”。

保障用工稳定高效

破解企业招聘与人才引留难题

邹家燕介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要通过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拥有“多重身份”,一是政策宣传员,开通“政策直通车”,进企业“面对面”宣传惠企助企政策;二是免费职业中介,搭建“线上+线下”智能招聘体系,为企业提供24小时“不打烊”招聘服务;三是惠企降本顾问,通过社保降费、稳岗返还、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四是发展护航员,为企业提供人才引育赋能、用工管理规范、劳动关系调解、人力资源优化等定制化解决方案。

针对企业招聘难与人才引留难并存的问题,邹家燕表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以“产才融合”为突破口,搭建了人才引育留三大体系。一是靶向引才,聚焦泸州10条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加大对高层次科研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每年组织开展赴高校系列引才招聘活动,发布急需紧缺人才岗位目录,涉及泸州市央属省属驻泸国企、民企1000余家,收集岗位需求1万余个,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来泸就业创业。

二是贯通育才,构建“青年人才+技术骨干+行业领军人才”梯次培育机制,同步推进高技能人才倍增计划和领军人才培育工程,通过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天府学者”“酒城学者”等柔性引智项目,实现本土育才与企业引智“双轮驱动”。

三是生态留才,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定期开展研修培训、走访慰问等活动,打造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创新推出“安居乐业大礼包”,企业新引进的全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可一次性享受最高25万元、10万元的住房补贴,配套永久免租和3年免租入住人才公寓,本科毕业生可免1年租金入住人才公寓,还为来泸考察择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食宿。

“真金白银”降本增效

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减负”

用工稳工政策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对此,余水介绍了“真金白银三大实招”。一是“您招工,我补贴”,对于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对象,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参保的企业,可以申请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每招用1人可获得补贴2000元,多招多得,不封顶。二是“您用人,我补贴”,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或者脱贫劳动者、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参保的,可以申请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其中社保补贴是按企业为招用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险”的单位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岗位补贴按我市最低工资标准执行。举例来说,企业招用1名这样的对象,每个月可获得两项补贴3400元左右,1年算下来补贴金额在4万元左右,补贴期限最长的可达5年。三是“您稳岗,我补贴”,如果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规模,不裁员或少裁员,信用记录良好,还可以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大型企业按30%、中小微企业按60%返还上一年度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招人有奖励、用工有补贴、稳岗有返还,全力为企业“减负”,实现降本增效。

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同样备受关注。余水介绍,我市给企业备了两份超实在的“政策红包”。第一份是“新手大礼包”,企业新招六类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组织他们参加技能培训,考取相应证书后,就能申请最高每人6000元的培训补贴。第二份是“学徒升级包”,如果企业让新入职或转岗不满一年的技能岗位员工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考取证书后,每年能领最高每人7000元的培训补贴。这样的政策极大地减轻了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成本压力,让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

涉企社保政策梳理

明确社保政策相关规定

陈智坚梳理了涉企社保政策。在缴费工资基数方面,企业和职工应以职工实际工资收入金额申报缴费工资基数,当实际收入低于上年度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0%或高于300%时,须按60%保底或按300%封顶。在缴费比例方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已从20%逐步下调至16%,个人缴费比例为8%。按此计算,2024年单位最低和最高缴费标准分别是722元和3609元,个人最低和最高缴费标准分别为单位缴费的一半。工伤保险的缴费工资基数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同。缴费基准费率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行业的划分,根据不同行业单位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共有8个档次,分别为0.2%、0.4%、0.7%、0.9%、1.1%、1.3%、1.6%和1.9%。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在待遇计算方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的原则确定,与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本人历年缴费工资基数、缴费时间长短相关。工伤保险待遇包含医疗待遇、停工留薪期待遇、伤残待遇、工亡待遇等,跟职工受伤程度相关。

面对面交流

为企业办事人员答疑

访谈结束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业务窗口,与企业办事人员面对面交流。

在人社用工窗口,邹家燕介绍,该窗口堪称用工找工的“万能管家”,既可以帮企业找人,又可以帮市民找工作,还是人社政策的“传声筒”和“办事员”。针对企业服务主要有几个大的板块,一是用工服务,如用工需求登记、用工指导、劳动纠纷调解等;二是政策落实,如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稳岗返还等各类就业创业、失业保险政策都能在这里申请;三是创业支持,如创业指导、创业专家咨询、创业补贴和创业贷款等的申请。

现场,一位企业代表前来咨询招聘一线工人和技术技能人才相关事宜。余水回应称,可以根据公司的招工需求,提供定制化、全免费的招聘服务,如果公司招用了可以享受补贴的重点群体,还将发放政策性补贴,对于公司计划培养技术工人的想法,也是大力支持,可以组织职工参加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同样可以进行补贴。此外,还可根据公司实际需求提供用工指导、劳动纠纷调解等服务。

在社保窗口,陈智坚解答了企业代表提出的“职工借调期间工伤责任主体是谁”的问题,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也就是说,如果公司的员工被借到其他单位帮忙时受了工伤,工伤保险的责任还是归原单位管,不过可以和借调单位协商如何分摊费用。

记者 李顺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温馨提示

请先点击”统一用户登录“进行用户认证登录,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
统一用户登录 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