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热点关注>详细内容

超2万套!在泸州,实现“安居梦”

来源:泸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1-02 17:05:18 浏览次数: 【字体:

“这个房子的装修、配套科学合理,健身、购物、上班都很方便,住着非常舒心。”这是来自重庆的李沅励住进望江苑小区人才公寓后最直观的感受。

“我也有个暂时属于自己的家了,这辈子都没想过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搬进酒城御景配建的公租房,泸州市民曹小莉不住地对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激。

住房保障,承载着民生的温度与社会的安稳。近年来,泸州市坚持做好住房保障重大民生工程,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竭尽全力保障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和扩大住房保障覆盖人群,重点解决和改善城镇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让人民群众安居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image.png

市民曹小莉搬进公租房

保障性住房托起“安居梦”

2024年12月27日,江阳区酒城御景小区,一辆车停在8号楼一单元外面,几名工人正往楼上搬东西。曹小莉一边协助工人搬运大件家具,一边在前面带路,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从申请到搬新家,3个多月就拿到了钥匙,没想到这么快就申请下来了。”年届六旬的曹小莉独自带着正在上大学的儿子生活,此前,她在江阳区茜草街道与朋友合租一套旧房子。得知自己的条件可以申请公租房后,她怀着试一试的想法到街道办填了申请表。

“这个房子租金低、采光好,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而且楼房带电梯,对于腿脚不便的我来说出行更方便,住起来肯定舒服。”搬进新家,曹小莉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有房则安。对曹小莉这样的群体而言,别看房屋面积不大,它给予的不仅是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让他们对生活有了盼头。

“在泸州找到了家的感觉,公司附近就有政府提供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环境不错,通勤时间也不长。”来自重庆的李沅励今年8月应聘到泸州产业发展控股集团,住到了江阳区望江苑的青年人才公寓。便利的交通和成熟的配套,让她住得安心也住得满意。

“房子装修、配套合理,小区里还有健身房、图书室,上班出行也方便。”李沅励说,租住保障性租赁住房稳定可靠,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的90%,性价比高。

“实现人民住有所居”这一民生期盼,正在泸州开花结果。

望江苑保障性租赁住房、酒城御景公租房只是泸州市进一步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城镇住房困难群体住房问题的一个缩影。

据泸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发展中心主任詹定敏介绍,近年来,泸州市大力建设公租房、廉租房(2014年已并轨运行),解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镇低保、低保边缘、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中住房困难家庭,以及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无房外来务工人员(含农民工)住房困难问题。2022年起,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租赁房,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包括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内的配租型保障性住房20000余套,基本实现对城镇住房困难群众居住问题应保尽保。

新模式书写安居“新答卷”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安居”,住房问题连接着民生福祉,也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温度,承载着新市民的安居梦想。

随着大量保障性住房入市,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住有所居”。但是,由于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一旦发生火灾、燃气爆炸等意外事故,就会给出租人和承租人带来巨大损失。

如何让无房群众“住有安居”?

詹定敏介绍,泸州市通过探索“红色物业”激活公租房治理新动能,规范和加强党建引领公租房小区治理。创新“政府+保险”的兜底公租房安全管理模式,引入保险机制参与公租房管理,形成覆盖面广、风险可控、业务可持续的保险服务体系,提升了公租房全生命周期管理效能和保障承租户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目前,泸州市三区四县均为公租房购买保险,覆盖公租房15538套。围绕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城市建设,在中心城区、产业园区内等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4807套,解决了新市民、青年人、城市引进人才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

针对公租房的申请,其公正性一直饱受争议。对此,詹定敏介绍,为保证公租房申请的公平公正,泸州在全市66个公租房小区全覆盖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拓宽社会公众监督举报和诉求表达渠道。通过“泸州安居”平台等公布公租房房源信息、“泸州一卡通”发放租赁补贴,防止暗箱操作、选择性落实和权力寻租等问题发生,让公租房真正成为解决群众住房困难的“暖心房”。

住房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泸州市将持续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发力,继续当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答卷人”,书写托起新市民“安居梦”的新答卷。

记者 罗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温馨提示

请先点击”统一用户登录“进行用户认证登录,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
统一用户登录 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