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新闻发布会>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详细内容

泸州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

来源:泸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19 10:32:17 浏览次数: 【字体:

6月18日,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会议发布了2023年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成效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第一新闻发言人陈进作主题新闻发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敏主持新闻发布会。古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小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李泽坤、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四级调研员张涛、市博览事务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梁川在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2023年,泸州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等工作,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绿色低碳更加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高,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

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强化联防联控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泸州设置3000万元奖补资金,大力推动企业深度治理和超低排放改造。首次实施主城区机动车秋冬季常态化限行,促进交通缓堵保畅;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大幅提高新能源车占比。创新打造“绿芽积分”碳普惠项目,推动全民参与低碳减排,引导全社会共治。2023年,泸州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中同比上升3位。

水环境治理方面,强化系统施策推动国省考核断面全面达标。泸州强力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共治,小流域治理攻坚行动取得积极进展,长江、赤水河等主要河流稳定保持二类标准。2023年,全市13个国家和省级考核断面水质100%达标,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高水平。

土壤环境治理方面,强化源头管控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先试。2023年,泸州建成投运10万吨/年油基岩屑综合利用项目和2家5000吨/年的危废收集项目;督促全市5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完成隐患排查整改和自行监测;全面完成古蔺县石屏镇、叙永县落卜镇等10个硫铁矿矿渣堆体整治,总结提炼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断源控污“泸州模式”。

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方面,坚持“三位一体”模式推动问题整改标本兼治。泸州严格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要求,坚持运用工业方式治理、农业方式修复、自然生态涵养净化“三位一体”的系统治理模式,统筹各级各类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整改任务按期完成。

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2023年,泸州共审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81个,涉及总投资467.64亿元,核发排污许可证122张,为全市拼经济搞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2023年,泸州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27件,免于处罚金额784万元,免于处罚金额超过全年实际处罚金额,在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泸州市将继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切实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美丽泸州建设,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记者 许亚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温馨提示

请先点击”统一用户登录“进行用户认证登录,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
统一用户登录 已登录